新闻中心
nature:本月前十位亮点文章排名
文章来源:nature 作者:转发 发布时间:2017-06-09 11:19
1、“染色体破碎”事件
  本期封面所示为一幅画作,名叫“dis-assembly”,是画家daniel kohn对一次“染色体破碎”(chromothripsis)事件的解读,来自其系列作品“thinking about science — datasets”。“染色体破碎”是剧烈的染色体事件,涉及巨大的染色体断裂和重排,一般只限于一个细胞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染色体,已在各种癌症和先天性疾病中被发现。一项新的研究将活细胞成像与单细胞基因组测序相结合来重新生成与“染色体破碎”相似的重排。结果表明,在单个染色体被误隔离到所谓的“微核”(micronuclei)内后,它们会破碎。在细胞分裂之后,这些碎片会被重新整合到基因组中,产生重排,这些重排在某些情况下具有“染色体破碎”的典型特征。在“微核”中破碎的染色体还会导致小的环形染色体碎片的形成,这是形成所谓的“double minute染色体”过程中的第一步,后者携带癌症中扩增的致癌基因。因而,这项研究为“染色体破碎”的一个分子机制提供了首次实验演示。
2、大脑空间记忆的性质
  空间工作记忆是通过额叶前部脑区域与海马体之间的活动协调来维持的,但一直不清楚这些区域之间的精确解剖联系是什么,也不清楚它们是在什么时间尺度上工作的。在这项研究中,joshua gordon及同事确定了额叶前部皮层与海马体之间的一个直接路径,该路径是空间提示信息的正确编码所必需的,但却并不是这些提示信息的维持和提取所需要的。海马体信息在空间工作记忆任务的编码阶段向额叶前部皮层中的神经单元流动,成功的编码需要这两个脑结构之间在网络活动的伽马频带内的同步。这些发现显示了海马体-额叶前部直接输入在空间信息的连续更新中的至关重要性。
3、量子点的一个新应用
  当前的微型光谱仪大多都依赖于干涉滤光片和干涉仪类光学系统,这限制了它们的光子效率、分辨率和光谱范围。jie bao和moungi bawendi研发出一种高效的、高性价比的微型光谱仪,它通过用由195个不同胶体量子点(这些量子点所具有的吸收特征覆盖的光谱范围宽,并能测定小至纳米的光谱偏移)组成的一个二维吸收型滤光片阵列取代干涉仪类光学系统,从而能够克服很多这种局限性。这样的性能,再加上该系统的简单性、易制造性和进一步小型化的潜力,说明它在空间开发、外科手术和临床“片基实验室”等场合有可能派上用场。
4、青铜器时代欧亚大陆的人口变化
  青铜器时代是否是由于思想传播或大规模人口迁移而出现的重大文化变革时期?作者对来自欧亚大陆的101个古人的低覆盖率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和分析,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大规模人口迁移和更替。分析显示,浅色皮肤在青铜器时代的欧洲人当中已经较为普遍,但对乳糖的耐受性还不是很普遍,说明对后一个特征的正选择开始的时间要比以前所认为的更晚。本文所报告的这些发现也与本期nature第207页上报告的青铜器时代早期印欧语言的传播相一致。
5、美好记忆的力量
  回想正面记忆是否能减轻抑郁?susumu tonegawa 及同事利用与一个正面的、中性的或负面的经历相关的、通过光遗传学方法标记的特定海马体记忆印迹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这些记忆之后可以通过光被人工激活。正面印迹的急性激活被发现会抑制暴露于慢性压力的小鼠类似抑郁症的行为,这是由 “海马体-杏仁核-伏隔核”通道介导的一个效应。重要的是,正面印迹的慢性激活也会抑制处于压力状态下的小鼠类似抑郁症的行为,即便在激活已经结束以后也是这样,说明这种抗抑郁效应并不取决于对印迹的实时人工激活。作者提出,对与一个正面记忆相关的海马体齿状回细胞的直接激活,也许能为减轻一类与抑郁相关的行为提供一个潜在的治疗节点,尽管在目前阶段还不清楚这些发现对人类是否适用。
6、机械压力加速肿瘤生长
  虽然很多致癌信号通道已被发现,但我们对机械刺激怎样帮助肿瘤发生却知之甚少。现在,emmanuel farge及同事在一个小鼠模型中发现了机械压力与β-连环蛋白通道(结肠癌的一个已知驱动因素)的激活之间所存在的一个联系。在一项堪称技术绝技的研究中,本文作者生成了超磁性脂质体,它们可以被输送到小鼠结肠组织中,在那里以受控方式对它们进行刺激,以产生一个与在早期肿瘤形成中所看到的压力相似的压力。仅这一刺激被发现就能在非肿瘤性周围表皮组织中激发致肿瘤性β-连环蛋白通道。这种情况也许在跟一个肿瘤相邻的健康组织中由有丝分裂增长压力造成的机械应力相似。

网站地图